top of page

中东火线升温,但请冷静应对:霍尔木兹海峡阴云背后的真与假

  • Writer: bloggerary
    bloggerary
  • Jun 23
  • 4 min read

本期导读:

中东局势骤然升级,以色列与伊朗交火不断,美国出动B-2轰炸机参与战局,并宣称成功打击伊朗核设施。伊朗随后高调宣布将对美实施全面报复,最引发全球关注的,是伊朗议会通过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初步法案——一个关乎全球20%原油流通命脉的咽喉要地。

这场冲突,不只是导弹对轰的战争,更是一场地缘政治、能源金融和全球市场的复杂博弈。透过战火与烟尘,让我们拨云见雾,看清其中的逻辑脉络、真实影响与资本市场的冷暖态势。

一、基本判断:霍尔木兹海峡:威胁是真,实施可能性小

伊朗扬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,短期虽引发市场震动,但从实际操作角度看几乎难以真正落地

  • 程序上尚未完成:目前仅是议会通过,后续仍需安全委员会与最高领袖批准;

  • 战略逻辑不通:封锁海峡将直接伤害中国。2024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原油和凝析油的84%流向亚洲市场,中国、印度、日本、韩国是主要买家。同时霍尔木兹海峡也是中国向中东出口的重要航道,一旦被封锁,将直接打击中国出口。总结,如果伊朗真的封锁霍尔木兹海峡,那将直接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和“一带一路”核心节点;

  • 美国页岩油反得利:油价上涨利好美国能源企业,打击效果适得其反;

  • 中国与伊朗战略合作背景下,更显矛盾:伊朗若真走到这一步,恐将自断经脉。

一句话,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恐吓意义远大于实际战略价值,更多是一种政治喊话,而非军事行动。

二、加密货币:风险释放即机会

作为全天候交易市场,加密货币最先感受到风险释放的冲击。

  • 比特币、以太坊、索拉纳等主流币种应声下跌,主要是恐慌情绪所致

  • 然而中长期看,美国加密货币政策放松,加密ETF及立法进展对行业构成利好;

  • 若海峡未封锁,加密市场将回归内生逻辑,美联储降息预期甚至可能催化新一轮行情;

  • 若封锁真发生,比特币可能作为数字避险资产独立走强,而其他币种则将继续承压。

策略建议:当前震荡期,是中长期配置比特币等核心资产的建仓窗口期。

三、美股:地缘风险未改反弹节奏

与市场惯性预期不同,美股并未因中东紧张局势大幅回调。

  • 周一盘前美股主要期货总体稳定呈现小幅下跌走势,反映市场对该事件对美国宏观经济和企业运营影响有限;

  • 实际上,如果伊朗封锁海峡,中国将是最大受害方,这在中美竞争格局下,美国资本市场甚至可能视之为“利好”;

  • 冲突虽升级,但资本市场表现出对“战争报复”影响的相当理性与克制判断

四、原油与供应链:短期扰动,长期结构性变革


油价短期波动难免,但长期看:

  • 封锁概率低,市场将逐渐平复;

  • 更值得关注的是供应链多元化的趋势将加速推进;

    • 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进口原油与“走出去”的出口线路双向挑战;

    • 中东动荡将进一步促使中国推进中亚、中俄陆路通道建设;

    • 全球供应链“去中心化”趋势将因战火而加速。


五、美联储:利率路径仍由数据主导

从利率决策逻辑来看:

  • 冲突对美国通胀影响很可能有限,即使石油价格波动也不足以构成通胀转向风险;

  • 当前局势更多是战略博弈而非对实体经济的直接冲击;

  • 美联储仍将依据国内经济数据决定9月是否降息,事件冲击因素影响目前有限


六、A股市场:地缘危机下的另类反弹

令人意外的是,A股并未下跌,反而普遍反弹。原因何在?

  • 伊朗政权的情况请小伙伴自行调研,这里不多说。但神权政权本身对做生意兴趣不大是真的。。。

  • 若未来政局变动,或有新政府上台,反倒可能带来经济重建与“一带一路”扩张机会,利好中国企业走出去。

  • 因此,市场对潜在结构性变革更为关注,而非短期战事风险,核心驱动力仍然是国内经济复苏与相关经济政策的调整。


结语:战火中不失冷静,全球资本已学会“算账而非喊口号”


中东局势牵一发而动全球市场,但从各方表现看,不论是美联储、加密市场还是A股,美股,理性正在战胜恐慌

霍尔木兹海峡之争不只是一场军事较量,更是一场信息战争与心理战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最应警惕的不是战火本身,而是被情绪牵着走的“短视反应”。

市场正在用行动证明一个事实:真正的黑天鹅,不是新闻标题,而是逻辑漏洞。


免责声明: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,市场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